本標準規定了采光測量一般要求、測量儀器,采光系數、采光達標面積比、亮度及材料光學參數的測 量方法。本標準適用于頂部、側面采光的各類建筑,包括使用導光管釆光系統的建筑采光測量。
測量要求
1、釆光系數測量的天空條件應選擇GB/T 20148中規定的標準全陰天空,天空亮度分布應符合式(1) 的規定。
式中:
L。一一天空某點的亮度,單位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0 — 天空某點的高度角,單位為度(°);
Lz 天頂亮度,單位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o
注:當全陰天不易出現且室外遮擋影響較小時,可選擇晴天按附錄A進行測量。
1.3室外照度與室內照度的測量應同時進行。
1.4測量照度時接收器應水平放置并應避免對光接收器造成遮擋。
1.5使用光電式照度計時,測量前應使接收器穩定后,方可開始測量。
2、室外照度測量:
2.1測量室外照度應選擇周圍無遮擋的空地或建筑物的屋頂。接收器與周圍建筑物或其他遮擋物 形成的遮擋角。應小于10°或滿足,與力之比大于6倍,如圖1所示。
圖1建筑物遮擋示意圖
說明:
h -—遮擋物高度;
I -—光接收器與遮擋物的距離;
a-—遮擋角。
2.2室外照度測量時光接收器應水平放置,并避免地面反射光的影響。
3室內照度測量:
室內測量點布置應滿足下列要求:
a) 測量應選擇室內整個區域或有代表性的區域,可釆用矩形網格等間距布點。對于非矩形場地, 可在場地內均勻布點,如圖2所示。
圖2采光測量布點圖
說明:
L——長度:
w——寬度
d——網格間距;
dq——測點與墻或柱的距離。
b)測點間距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測點間距
c) 測量應取距地面0.75 m(民用建筑)或1 m(工業建筑)高的水平面為參考平面;通道應取地面 或距地0.15 m的水平面;也可根據實際作業選定實際工作面為參考平面。
d) 走廊、通道、樓梯處的測點,在長度方向的中心線上按1 m或2 m的間隔布
4釆光系數和采光均勻度的計算:
4.1室內某點的采光系數應按式(2)計算:
式中:
Ci 該點的采光系數;
En——室內該點的照度,單位為勒克斯(lx);
Ew——與該點同時測量的室外漫射光照度,單位為勒克斯(lx)。
4.2釆光系數平均值應按式(3)計算:
式中:
Cav——釆光系數平均值,用百分比(%)表示;
Gi——在第i個測點上的采光系數,用百分比(%)表示;
M——縱向測點數
N ——橫向測點數
4.3采光均勻度應按式(4)計算:
式中:
u ——采光均勻度
cmin——參考平面上的采光系數最小值,用百分比(%)表示;
cav ——參考平面上的釆光系數平均值,用百分比(%)表示。
5符合性判定:
5.1釆光系數和釆光均勻度應符合GB 50033的相關規定。
5.2居住建筑每套住宅至少應有一個居住空間滿足釆光系數標準要求,當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間不少于四個時,其中應有兩個及以上滿足采光系數標準要求。
6窗地面積比和釆光達標面積比計算:
6.1窗地面積比計算
窗地面積比中的窗面積A。應為窗洞口面積,地面面積Ad應為室內地面的凈面積
6.2釆光達標面積比計算
采光達標面積比的計算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a) 將房間各測量點的采光系數值按降序排列C = [C1,C2 ,C3,…,Cn],并按順序相加求前j(j≤n)個值的平均值Cave(j)
b) 當Cave(n)≥Caveb(Caveb為標準值),則房間的釆光達標面積比為100%;當Cave(j)≥Caveb,且Cave(j+l)<Caveb,則丿即為房間釆光系數達標的測點數,達標的面積比按式(5)計算
式中:
f——單個房間平均釆光系數達標面積比;
n——房間內總的測點數。
c) 單個房間的達標面積按式(6)計算:
式中:
Aj——第j個房間的采光達標面積。
d)建筑的達標面積比按式(7)計算:
式中:
Rb——建筑的達標面積比。
6.3符合性判定:
6.3.1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幼兒園的主要功能房間的采光達標面積比不應小于75%。
6.3.2公共建筑的主要功能房間、建筑內區及地下空間的采光達標面積比的判定,應符合GB/T50378 的規定。